Matrix 首页推荐
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,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,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。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,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。
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。
还没落笔前,这些话已经在我心里反复写了无数次,就像还没出发前,新疆的美丽壮阔也已经在我眼前回闪过无数遍。
对新疆的向往,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,但反正不是因为阿勒泰。这之前我一直拖延,总觉得这样美的地方,得在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出发,另一方面也担心新疆之后,旅行阈值会变得更高,而我不想太快失去那些热烈的感受。但这两年的种种,让我有一种强烈的、要及时行乐的感觉。我突然不想再等了。
毫无意外又是一次特种兵自驾,贪心如我,看完草原还想浅浅体验一下南疆的人文。这次没摇到朋友,来回 11 天,2500+ 公里,全靠我 Ray 一个人开,更别说还要徒步、拍照、当向导、收行李……是体能一级选手,也是我最最最好的旅伴。
DAY 1 乌鲁木齐 - 安集海 - 博乐飞机快降落时,舷窗外出现的一溜雪峰,像群山在召唤。我们对乌鲁木齐市区没有太大兴趣,取完车直往博乐奔去。途径的安集海大峡谷,构成了我对新疆的初印象。
原本这是我们「路过顺便看看」的地方,没想到却超乎意料地震撼。天山融水冲刷出这样一片规模宏大的冲积扇,而后切出棱角锋利的峡谷,壮阔且险峻。崖壁最险处近乎垂直,我根本不敢靠近。俯看峡谷底部,细长蜿蜒的水系像一株巨大植物的树根,错综伸展,而水底的沉积物在阳光照射下,闪耀着细碎粼光。
车道从谷底顺着地势盘旋而上,路上的车辆像斜斜挂在半空,渺小如蝼蚁。让人惊叹的还有它的色彩,不需要阳光和雨水,在这样一个阴霾散不开的天气,依然能看到明晰的分层和鲜明的颜色。当「不抱期待」遇上这样出彩的峡谷地貌,就只剩惊喜了。
这天过得格外漫长,6 个小时的飞行,8 个小时自驾,在傍晚八九点时开向日落,夕阳忽左忽右,偶尔我还能想起那时窗外刺目的光。
DAY 2 博乐 - 赛里木湖 - 晃晃村这天是我生日,也是整个行程中天气最好的一天,于是一整天都非常亢奋,立誓要拍八百张照片。一开始我对赛湖的全部念想,就只是这片虞美人花海。我很喜欢这种自带油画质感的彩色小花,当它们在我眼前成片生长,背后是雪山和云团,远处的湖面上扬起白帆,像走进了梦中的画面。
但真实的、好天气的赛里木湖可不只如此。深深浅浅的蓝色交替出现,形成平滑的色彩分层,而天空像湖面的镜像,也是通透的、一望无际的蓝。站在湖边,目之所及的每一处,都是无需滤镜修饰的美。
令我惊喜的还有景观的丰富度,环湖一圈,一边是蓝色湖水映着雪山,另一边是无限辽阔的草原,黄的白的小花开成一片,在草毯上铺成丝带状,远远看去像撒了一地的光。而背后是大片繁茂松林,有时是像笼着一层薄纱的缥缈群山,完全不会审美疲劳。
一路停停走走,到松树头已经不早了。爬坡中总有一些画面想记录,但每次一停下,都会有人善意提醒「别拍啦,上面更美」。我们只爬到半山腰,就被这里的风景留住了。刚好是光线最温柔的时候,满地黄花摇曳,斜斜躺在花海里,透过松树枝桠,能看见一片赛湖剪影。而对面草坡上的绿色草甸像拼贴画,非常可爱。时不时还能听到远处女生们一声又一声的惊呼:太美啦!很神奇的是,从这里下来后,其实没觉得太累,但腿会自己抖起来!
离开时经过果子沟大桥,横亘在高山峡谷间,远远看去和行驶其中时有不一样的震撼。
我们下一程是晃晃村,一个近两年频频出圈、种满大片薰衣草的可爱村庄。其实我对伊犁的初印象,不是后来这些心之所向的大草原,恰恰是这片高中地理教材上提到的薰衣草河谷。发照片给妹妹看,她激动回复「你怎么知道我们就学到这里」。
刚拐进村道不久,大片的薰衣草田就在两侧铺陈开来,暮色下柔和的紫,隐约带一些青绿。车停到民宿门口,迎接我们的是漫天粉紫色晚霞。这天住的隅里,可以用「人生民宿」来形容我对它的喜爱。
小院里,几幢独栋房子呈围合式分布,草坪上还有一座木屋,有些法国田园的感觉。我们住的阁楼刚好在公区上面,错开用餐时间,一楼的客餐厅大部分时候都能独享。还没来得及放行李,我已经把房子里里外外都细细看了一遍,压不住的赞美。家具的选择、物品的陈列、色彩的搭配,每个细节都完全被照顾到,且美得很日常,很有生活气息。看到理想居所在一个遥远村庄里被精确还原,如此同频的审美让我非常兴奋。
等衣服烘干的间隙,我们在楼下小坐,和店里两个女生闲聊起来。她们和整个空间的气质都非常统一,而其中一个刚好是民宿的设计师。她和我讲起店里那些独一款的中古家具、从各地淘来的大大小小不同种类的物件,说起这些带有时间痕迹的东西,我俩疯狂共鸣。我能感觉到她发自内心的热爱,而热爱可以促成很多美好的事情发生。对了,她还是个摄影师,小红书 @一只羊阿姨,在她的镜头里,可以看到很多独属于女性的细腻和柔软,也是我很喜欢的风格。
聊到凌晨一点多,我和 Ray 收了一些没干透的衣服到天台上晾,一抬头夜幕中挂着零散碎星,我们把衣服撑开、挂好,伴着夏夜晚风,有种仿佛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的感觉。
DAY 3 晃晃村 - 伊昭公路 - 昭苏我们的房间有一扇能装下庭院风景的窗,白天阳光斜斜穿过,美成一幅静物画。吃完早餐在民宿里拍了很多照片,那些室内疯长的绿植和不重样的陶罐、明亮的厨房和屋外的满目绿意、被微风吹起的纱帘像过曝的照片,这些都被我装进镜头里。我真切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美好,也是目前最近接近我理想的、想拥有或创造的空间。
另外留了半天时间在村里闲逛。村子本身不大,是一种开发不久的、刚刚好的商业化。我们没去后山看那道蜿蜒的紫色河谷,只是慢悠悠散步到废材合作社喝了杯咖啡。太喜欢这个名字了,风景也特别好。木造的屋子、吧台和桌椅,门窗刷成好看的薄荷绿和伊宁蓝,而门口就是大片绵延的薰衣草花海,远山露出模糊的轮廓。诶,新疆怎么哪哪都美成画啊?
离开前随便找了个摊子打包手抓饭,老板知道是我俩吃,把整个打包盒塞得快盖不上;在自家门口躺着小憩的男孩,看我盯着他的小猫,马上抱过来邀请我一起撸。我们又回到了昨天进村的乡道,看见花田上立着木秋千。Ray 斥了十元巨资,让我进去里面晃荡。每荡起来一次,就能闻见扑面而来的薰衣草香,这样的瞬间让我觉得人生好值得。
半日休闲游后,我们出发往昭苏。还好伊昭公路提前开通,大大缩短了车程。这 5 个多小时,一路都是视觉盛宴。
峡谷处弯多且急,两侧峭壁高耸,直到白石峰险峻嶙峋的山崖松石把压迫感拉到极致。崖壁上的云杉昂然挺立,接着缓慢过渡到随机散落着牛羊马的柔软草甸。沿途可见没化开的雪团,冰川融水在地势低洼处汇成溪水潺潺而过。
转进县道乡道后,两侧树木林立,瘦长高耸的形态,像复制粘贴一般,而背后的原野一片油绿,夕阳在枝干间摇晃。我一路看得认真,甚至看别人的照片,也能记起大概在哪个路段。在天气并不太好的情况下,伊昭公路依然美得直击心魄,甚至令人心生感动。那天我在朋友圈写「如果伊昭是小独库,我无法想象独库有多美」,而几天后略带失望走完独库南段,我更加想念伊昭的松石峥嵘和草原柔美。
DAY 4 夏塔 - 特克斯伊犁游玩经验之谈之一:住景区附近,早些出门。尤其在夏塔。夏塔天气变化极快,早上还阳光明媚,下午深入徒步时已经飘起了雨。我们自驾到温泉酒店后,换区间车往转运桥,这时候看见的雪山和草原同框已经非常美了。在这里还买到了特别好吃的烤包子,层层酥皮裹着油脂,每一口都扎实多汁,和后来几天吃到的面皮版完全不一样,我很后悔没多买一些。
转运桥到将军桥之间还有 1.5 公里,沿路都有木栈道,远处的雪山像横幅卷轴般舒展开,视野立体开阔,很建议大家下来走走。而将军桥往后,更接近真正的徒步。
夏塔以常年能看到不化的雪山闻名,如果想离古冰川再近些,从将军桥到鲜花台后,还要再走一两个小时。前面这段路有 4 个作为地标的卡拉房子,大概是近两年景区开发比较快,木栈道和沿路补给都有,远没有很多攻略上描述的那样艰难。但现阶段的体验确实说不上好,尤其 2~3 号卡拉房子间还在修路,马道很多时候和栈道并行,一路尘土飞扬,走起来不算愉快。
但草原好就好在足够广阔,即使在这样一个游人络绎的景区,只要离开栈道,稍微往两侧树林走,就能完全避开人群,收获不错的体验:踩着毛毡脚感的松针草毯,看阳光一道一道铺进密林里,像走进夏天的童话;一棵棵折断的松树是旅行者的天然长椅,也是各种小型动植物的家园。一个生命倒下,又有成百上千个生命由此获得滋养,生生不息。
毫无意外我们还遇到了仿佛驻场演员的小松鼠,比在额尔古纳见到的还要 E,毫不怯场地被大家包围着,旁边是落了一地的松果。它接过别人递来的饼干,吧唧着小嘴吃得一脸认真,并且能始终保持毛发和爪子的洁净,是频频出现在绘本里的可爱画面。
一路在如画风景中前进,并不感觉累。偶尔看见行走在山坡山脊上的人,脑海里总是蹦出「夏日走过山间」这个书名,即使当时我还没读过,但此情此景实在贴切。快接近鲜花台时,阴沉的乌云已经压了下来,雨将下未下,早上还清晰可见的雪山棱角和轮廓,此刻也隐匿到了云层中。持续的天气不好,是自然替我们做出的决定,我们在快接近冰川时,又转身折返。当我们在将军台坐上区间车时,大雨倾盆落下,雪山融水也变得浑浊起来。
听别人回忆以前的夏塔古道,没有栈道、极少商业,更多的是原生态的壮美和野趣。我突然想起在俄博梁没能看到的硫磺湖。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变化,如果有向往的目的地,还是得尽早出发啊。
从夏塔出来,有一段近二十分钟的碎石路,也是频频被避雷、诟病之处。对于驾驶者来说不太友好,但坐副驾的我倒是颠得挺开心。之后的县道也很美,两侧树干统一的弯曲姿态记录了风的方向。
我们在蓝调时分到达特克斯八卦城,一座以极度对称的街道规划、没有红绿灯而闻名的城市。在民宿老板推荐下,我们溜达到巷口吃了一顿最最难忘的烧烤。新疆的羊肉似乎怎么做都好吃,而这家甚至更出挑,3 元一串,怎么能这么便宜又这么好吃呢?买单时 Ray 一脸难以置信,甚至担心因为口音问题理解错了,郑重地在计算器上敲下 47 和对方确认,对方点点头,「没错」。写到这里时,我甚至想打飞的回去住上几天。
吃完在街上遛弯消食,一抬头十几台无人机,组成了特克斯的独特星空。想起刚见到民宿老板时,他和我们说晚上十二点后,在小院里能看到星空,该不会说的就是无人机?
DAY 5 特克斯 - 喀拉峻 - 库尔德宁对喀拉峻的向往,从一年前看一个博主朋友的徒步日记时种下。它承载了我对草原的最大期待,而这一天,很不巧地,是这次行程中天气最差的一天。刚到自驾入口,就匆忙换了一条加绒长裤。
阴天的喀拉峻差了很多意思。雪山被云雾遮蔽,偶尔冒出一点轮廓。天空失去所有细节,只零星挂着几团乌云。原本立体的天山垂直景观因此变得扁平,而这种扁平又将它衬托得愈加辽阔。这种宏大,镜头装不下,肉眼也装不下。目之所及是漫无边际的起伏草甸,仿佛一直延伸到天际,仿佛世界上就只剩下这样一片草原。置身其中时,自然会知道「草原之王」这样的赞誉是多么名副其实。
我们坐景交车直奔猎鹰台,打算记下沿路想深入逛的地点后,再反向徒步回鲜花台。但它实在太太太大了,有些地方根本来不及去看。这一路也都有栈道,但我们总是往深处走,有时候很长时间都碰不上一两个人,我喜欢这种安全范围内的孤独。在这样的壮阔下,更能深切感受自身的渺小,因此对自然万物更加谦卑。
这样的徒步也并不单调。我们看到了真正的「鲜花插在牛粪上」,然后发现所有留下牛马粪便的地方,花都开得格外热烈。动物们从大地上摄取食物,代谢后又为大地提供滋养,这是多美妙的循环;路过很多片花海,黄的白的蓝的紫的,或许不是全盛状态,但已经足够令人惊叹。好像只要在这片土地上随手撒下一把种子,大地就会回馈无限可能;偶尔看见几匹在坡脊上奔驰的骏马,自由热烈,它们天生就属于这里;也听见山坡另一边传来的大喊「有人吗」「啊啊啊啊啊啊」,然后我们以「汪汪汪呜呜呜」遥相回应。
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草原,也是真正的徒步天堂。
这次来不及安排的琼库什台,也是留给日后的念想。希望能在某个好天气回到这里,走一圈喀拉峻到琼库什台的环线,更深入感受这种走在辽阔天地里的畅快和自由。
DAY 6 库尔德宁 - 那拉提在我们去的四个草原里,库尔德宁是相对野生的,而与此对应的,是各方面的不完善。但我无法因此否定它的美。它没有喀拉峻的广阔,没有那拉提的丰富,没有夏塔那样广阔和立体兼具,它更像是所有草原风景的浓缩,没那么大(其实还是很大),却也有其精华。
库尔德宁是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,而这是天山山脉的独有树种。云杉根系发达,有极强的蓄水性和适应性,因此这里也是珍贵的水源涵养区。这是童话般库尔德宁的另一面。
往喀峰大本营的这段路,沿途都是高耸的云杉,溪水奔涌而过,很像此前印象里的那拉提。还好我们攻略做得足,在齐梦德观景台的停车场前,先找到了合适的车位。旁边就是大片油绿缓坡,光线点亮一棵又一棵云杉。
沿着观景台栈道走到小木屋附近,Ray 开始带我走起了野路,大概是一条牧道?沿途随处可见倒伏的大树,那样苍劲的生命,不知道它们在这里静静伫立了多少年,又结束于怎样一场风暴。只见腐朽的枝干旁开出大片野花,又或是一朵朵色彩鲜艳的蘑菇,就这么顺应着自然的规则,悄然完成生命的交替和流转。
森林里非常静谧,只听见我们的交谈声和脚步声,回弹的草甸踩起来有很好的脚感。路上突然听到几声怪叫,大概是某种鸟类,在这样的幽静里听起来有些瘆人,所谓的松弛感马上消失不见,童话秘境在我眼里又变得危机四伏起来。然后开始肚子痛,吓到想窜稀我本人,哈哈哈哈哈。最后当然是一切顺利,Ray 顺便当了回向导带了好几个人一起下山。而这些是我对库尔德宁的全部印象。
在山坡的对面,是很多人推荐的柏睿营地,有更好的视野,还能骑马往雪山去。但那天刚好封路。或许是自然替我们做的另一个选择,它知道我们得赶去那拉提买自驾票了。
库尔德宁往那拉提经过的宝柯路段,是精华所在。早些时候这里开满了西伯利亚离子芥和天山红花,真正的漫山遍野。而我们这次只看到了成片的蓝色小花,在路边、在山坡草甸上。喀拉峻没能看到的人体草原,在这里也看到了,一个接一个的起伏草坡,坡线柔和顺滑,像被一只大手轻柔抚过。而有些地方又像极了一个个圆润布丁,非常可爱。
我们在晚上 7 点,人相对少的时候,赶到了那拉提现场排队补票,很幸运没有等太久。话说回来那拉提的游客中心有些出乎我意料,像一个小型购物中心。我以为瞬移回深圳了。
买完票后得先进去遛一圈才能生效。此时河谷草原上的牛羊马还在悠闲地埋头吃草。柔和光线笼罩下,它们成群散落在广阔原野上,这一幕是我没有想象过的草原模样,温柔得像能托住一切。
接着拐入蜿蜒的盘龙谷道,每个转弯都令人期待。那些从车道两侧往上生长的草原牧场,同样点缀着大群牛羊马,它们悠然散步、吃草,不亲人也不怕人,它们知道谁才是这里的主人。而我终于在这里近距离看到了土拨鼠,原来如此肥硕。其中一只懒洋洋地躺着,过会儿换个姿势接着躺。太可爱了,像我奶奶。另一只看似机警地在洞口观察四周,但很有可能他只是在发呆。原本想拍个 live,最后还是拍成了 .jpg。而这短短两三个小时,刷新了我对那拉提的全部印象。
DAY 7 那拉提我们住在景区门口,第二天依旧早早出门。绕过天界台,在转弯后的山头拍了一段旱地拔葱,热心 Ray 帮阿姨大叔们也一起拍了。有马群从我们面前奔腾而过,尘土飞扬间是蓬勃的生命力。
接着直奔空中草原和游牧人家。在这之前,因为网红桥,我对那拉提有很多误解。而真实的那拉提,根本不能用网红桥来概括,仅仅是沿着溪流往上的这段路就足够好看:松树、草甸、黄色小花和蒲公英渐次开放,细长的水流发出巨大轰鸣,是一种层次丰富的美。拍给朋友看,她感叹像走进了童话世界。
我们在一棵松树边坐着休息,起来后发现裤子黏糊糊的,油亮的琥珀色,Ray 很快反应过来是松脂。我们找到流淌的源头,用松枝刮了一些来闻。实在太喜欢这个味道,纯天然的松香,比任何香薰都好闻。
时间还早,我们又到河谷草原玩了一圈,清冽的雪山融水倘成河,从河谷中缓缓流过。我们一路开到了终点的森林公园。
这的确是个小公园,有阶梯通往山顶的天鹰台。两边都是阔叶林景观,是南方公园常见的风景。不同的是地上铺满了松果的鳞片和种翅,踩起来蓬松回弹,真想拥有这样一块地毯啊。这时候 Ray 突发奇想:我们在这里许个愿吧。于是真的找了棵树,认真向它许了愿。回头看到 Ray 站在树影里,看向对方时,我们都知道彼此在祈愿什么。那一刻我忍不住抱着他大哭。
DAY 8 那拉提 - 独库公路 - 库车草原之行暂时结束。我确实没想到,精挑万选的时间,特地留足四个草原,竟没碰上一个美丽大晴天。我能接受这种遗憾,却还是有强烈不舍。Ray 问我不会审美疲劳吗,这样的草原和牛羊马,从青甘看到内蒙,再到新疆,而我依然为会每次不期而遇而振奋。或许旅行也是逐渐了解自己的过程,在一次次出发中,更明确自己喜欢什么。
从那拉提往库车,沿路风景从森林草原、未融化的雪堆,慢慢转为平坦无垠的草甸。后半段大多是戈壁和雅丹,像有一道薄刃斜切而过,切口凌厉,它们连成一道长长的关隘,气势磅礴。回来整理照片时,才直观感受到沿途地貌的变化,而那天过长的车程削弱了这种体验。但客观来说,独库南段还是不如预期。
进入南疆后,无论视觉还是体感上,都能直观感受到温湿度的变化。拐入库车县道,一幅以柔沙色为背景的生活图景徐徐展开。Ray 说这才是他印象中的新疆。回酒店放完行李,就往热斯坦路方向逛。
先去了库车大寺,是新疆的第二大寺。它有非常美的门楼,由新疆特有的沙色土砖砌成,搭配穹顶的湖绿色琉璃砖,从造型到配色都在我审美上。院子里有葡萄架、鸽子房,树上挂着白色桑葚。而礼拜堂里沉淀着时间,阳光从一侧长窗斜斜洒落,把窗棂的图样拓印到地板上,光束中有浮尘飘动。而木造结构的彩绘藻井和廊柱保存得蛮好,还留有光泽。其它看点还有木雕砖雕上的各色纹样、一些旧物和空间配色。虽然它真的非常老旧了,但有些油画质感的画面我还是很喜欢的。
让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位在这里工作很久的阿姨,开始以为她是别人请的讲解,后来才知道不过是出于对工作的尊重和热爱。她带我们认识了院里的几株落叶榆和桑葚,还有大寺的建筑工艺,诸如此类。她一直强调她们的准则是不夸大,只据实介绍。我非常喜欢她。
相比之下,库车王府要让我失望很多,甚至有些愤怒。处处都是浓烈油漆味,整体运营得非常敷衍,是此行唯一我觉得门票不值的地方。
而像热斯坦路、花帽巷这样的地方,我俩都兴致缺缺。所有的古城古镇规划都很雷同,只不过换上不同地域风格的做旧装饰。
对了,我还是更喜欢库车的旧称:龟玆。
DAY 9 库车 - 托木尔大峡谷 - 喀什南疆实在干热。之前备下的一箱水,大都在这三天里消耗完。在草原上常常露胳膊没补防晒状态还行的我,在这里却可以一天黑十度。
托木尔大峡谷是漫长赶路里的小小调剂。在这里,坦克 300 终于用上了四驱,我能感受到 Ray 在尘土飞驰中发自内心的快乐,他真的很爱这种粗犷野生的地貌。自驾在广袤的干涸河床上,每辆车的背后都卷起一阵小型沙尘暴,而河道两侧是刀削斧砍般的险峻红崖。成百上千年的暴雨冲刷、劲风吹蚀,大自然在用它自己的方式书写历史,也难怪有人说这里是「活的地质演变博物馆」。或许每块沉积岩,都记录着漫长岁月的里一段故事。
我们先去了盐谷,这里只允许自驾进入。河床上盖着一层白霜,远远看过去像没化开的雪。十来个盐滩几乎对称分布,漂浮着的盐花和结晶十分漂亮,还有一长串像瀑布般挂在岩层上。
同样出彩的还有二号谷,赭红色的崖壁收拢成一个狭长入口,穿行其中时有壁立千仞的压迫感,但岩石堆叠处却又像水流般平滑。还有几处巨大崖壁,或许是风力的作用,在上面留下了无数圆润孔洞,也非常神奇。很想把这处宏伟遗迹推荐给所有热爱荒漠驰骋的自驾者。
入夜后我们到达喀什,这天刚好是古尔邦节第一天,他们的年三十。觅食路上,看到很多盛装打扮的家庭,她们的裙子可真漂亮啊!而当晚的另一段深刻印象来自于餐厅服务员,我看着她满脸倦意应对完客人,一转身就扭起脖子跳起舞来,可她的眼皮都快撑不开诶……原来新疆人爱跳舞是真的。
DAY 10 喀什我方驾驶员 Ray 表示开不动了,遂放弃他最为期待的白沙湖和慕士塔格。于是收获了古城一日游。但古城对我们这种早起的街溜子太不友好,别说穿街走巷感受人文,这样的温度能让所有热情瞬间蒸腾。但我坐不住,那就硬逛。
我们去了高台民居,这里相对原生态一些。逛到一间很喜欢的土陶店,所有的陶罐、花瓶、杯子,都用当地特有的沙色土陶手工制作,远不如流水线那样精细,但这种粗糙恰好是我喜欢的。我们在这里大买特买,逛完古城后又在晚上 10 点半折返继续买,因为对比一圈后发现这里最平价,甚至两周后还让我小舅旅行时帮我代购……
还去了玉素普墓。其实对这位诗人的生平没有任何了解,单纯觉得他的墓园很美。两条葡萄藤长廊引往墓园入口,清幽安静,里面的建筑在肃穆之外,有极强的艺术美感。其实十来分钟就能走完一圈,但我们足足待了两个多小时。
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配色,以琉璃花砖的蓝白色为基调,搭配猪肝红、柠檬黄、苹果绿,活泼跳跃,完全不是刻板印象中墓地的样子。细看会发现花砖的搭配也非常用心,大小不一,而廊柱上相邻的每一块都是不同的图样。奶白色拱形长廊也美,墙壁上短短几行浮雕诗句,还有很多巧妙的光影设计。
尽管小众,但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,尤其是家居博主,会喜欢这里并收获一些装扮家的灵感。希望六七十年后我的墓地也能这么好看,哈哈。
回到喀什古城,尽管兴致不大,但不可否认浓郁的异域风情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,它的确是我逛过的所有古城里最好看的。这一路还是不能免俗地想找那些「打卡点」,却在亲眼所见后感到巨大失望。这两年我越来越厌倦这种「复制粘贴」,我自己就有发现美的能力,而我想成为的也是一个去探索和创造的人,确认这一点后,我更能享受过程本身了。
最后喀什古城给我留下的记忆,是那张支在热闹街巷里的乒乓球桌;是让我们教他们用相机,猜索尼比哈苏贵因为索尼镜头更长的小孩;是百年老茶馆里喝到的那泡玫瑰奶茶,对面鸟群来回低旋,屋里的表演者在热情舞蹈,而耳畔回荡的是热瓦普弹奏的悠长乐曲……所谓的人文,也可能是因为空间转化带来的陌生感而让我们不得不关注的「附近」。
一个多月后的现在,我还是想念新疆无限长的白昼,想念伊犁的广阔草原,还有自驾路上不期然的匆匆一瞥中撞见的自然之美。我想旅行的意义,可能在于让我们知道世界上存在着这样好的风景,我们亲眼见过,而且只要愿意,随时都能出发、抵达。这么一想,就会觉得生活是还有希望和出口的。而这一次次自驾,也让我和 Ray 成为更理解对方的人,这是旅行的额外收获。
旗开网-旗开网官网-免费配资炒股网址-正规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