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济南报道
7月11日,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,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茂庆介绍了山东布局“天空之城”,打造低空产业新标杆情况的有关情况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山东低空产业发展有四个方面的特点。
制造服务协同发展。当前,山东低空产业呈现制造和服务一体化发展态势,经营服务规模大于生产制造。目前山东拥有经营性无人机企业达到1400余家,居全国第3位。从制造环节看,主要以综合集成为主,涵盖了工业级无人机、通航飞机、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(eVTOL)及关键系统等主要领域,培育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整机、发动机、零部件和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企业400余家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
创新成果持续涌现。围绕低空产业创新发展需求,着力强化关键技术攻关、创新平台建设、优质企业培育。在工业无人机领域,山东部分产品在续航及载重能力、复杂环境适应性、载荷多样性等方面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;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(eVTOL)等前沿方向,山东部分企业参与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与验证飞行;航空复合材料、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等关键配套能力也正在加速布局与提升。
场景应用不断拓宽。坚持“以用促产、以用兴业”,大力推动低空技术产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在多个领域培育形成了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。在医疗急救领域,多地已实现血液、急救药品、检验样本的无人机即时配送,为生命救援开辟“空中通道”;海岛、山区等交通不便区域的物资运输难题,也正通过无人机得到有效纾解;城市管理中的违章建筑巡查、交通流量监测、大型活动安保等,也因无人机的加入而更加高效智能。
集聚效应加速形成。济南、青岛、烟台、潍坊、威海、日照、滨州等地依托产业基础和本地优势,正加速形成特色鲜明的低空制造与服务园区。比如,济南低空产业示范基地构建“通航+改装”一体化产业园区,可满足无人驾驶航空试验、航空应急救援等方面需求。滨州高新区无人机产业园引进南京长空、成都纵横等头部企业,着力打造工业级无人机生产制造集聚区、低空飞行管理与应用示范区。威海双岛湾低空经济产业园启动建设,引进亿航智能、万丰航空等龙头企业,将形成整机制造、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链群。
王茂庆表示,下一步,山东将将牢牢把握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窗口期,以更开放的姿态、更务实的举措、更创新的精神,努力将低空产业打造成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和闪亮名片。
加强产业链建设。充分发挥“链长制”作用,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加强产业布局,加快打造覆盖装备制造、行业应用等关键环节的产业链体系。
提升产品创新能力。鼓励企业联合用户、科研机构等深化产学研用协同,加强动力系统、飞控系统、传感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
深化场景应用推广。发挥无人机等低空装备覆盖范围广、灵活机动、高效快速等优势,持续拓宽应用边界,支持在市政管理、线路巡检、物流运输、海洋监测等领域先行先试,不断扩展应用场景。
构建完善产业生态。建设高水平低空产业园区和创新平台,促进人才、技术、资本等要素高效集聚,建立标志性领军人才、企业紧缺人才需求清单,为人才精准引育提供有效支撑。
旗开网-旗开网官网-免费配资炒股网址-正规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