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集团旗下《银行家》杂志发布了“2025年世界银行1000强”榜单。据榜单,全球前10大银行中,中资银行已经占据超过半数的席位,工商银行(601398)、建设银行(601939)、农业银行(601288)和中国银行(601988)稳居全球前四大银行。这也是国有四大行连续8年包揽该榜单前四名。
中资银行继续领先
全球前10大银行排名依次为: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摩根大通、美国银行、花旗集团、招商银行(600036)、交通银行(601328)、富国银行。
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——中国工商银行、中国建设银行、中国农业银行及中国银行,继续稳居榜单前四名,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银行业头部的主导地位。
具体看来,中国工商银行连续13年位居榜首;排在工商银行之后的是中国建设银行、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,这是四家银行连续第8年蝉联前四名;另外,交通银行位列第九,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位列第十二位,均与上年度持平。
招商银行、兴业银行(601166)、中信银行(601998)、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四家股份行也进入榜单20强。其中,招商银行表现尤为突出。其一级资本同比增长11.3%,增幅高居前30强银行首位,有力推动其排名由全球第十位跃升至第八位,与美国的富国银行互换了位置。兴业银行也提升了两个位次,其一级资本同比增长7.8%。
在前50强银行中,有15家中资银行入围。其中6家银行排名较上年有所提升,无一出现名次下滑。
盈利承压趋势延续
随着利率下降,盈利能力持续成为国内银行业面临的一项挑战。
《银行家》杂志数据显示,上榜的15家中资大行中,有8家报告其上年税前利润出现下降,其中包括四大行中的3家。这一下行趋势延伸至2025年一季度。《银行家》数据库显示,以人民币计算,中国主要银行一季度税前利润总和同比下滑2%。
根据税前利润增幅排名,中国银行前20强中仅有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——浦发银行(600000)以16.3%的同比税前利润增幅,位居第十五名。前三名分别为赣州银行、青海银行、乐山市商业银行,同比增幅分别为290.6%、124.1%及66.4%。
基于此,《银行家》杂志总编辑西尔维娅·帕沃尼对此评价道:“从规模来看,中国主要银行仍主导《银行家》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。随着本地经济面临挑战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,其实力仍将是对政策制定者而言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。”
不过,当前,为支持银行业稳健运行,中国人民银行已向银行体系注入1万亿元人民币(约合1380亿美元)的流动性,同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。有分析指出,由美国政府挑起的对华贸易摩擦,预计对中国大型银行的实质性影响有限,亦不会动摇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稳定性。
自1970年开始,英国《银行家》杂志连续发布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。该榜单主要基于一级资本等衡量银行实力的关键指标,对全球银行进行排名,被视为衡量全球银行综合实力的权威标尺,是透视银行业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窗口。
旗开网-旗开网官网-免费配资炒股网址-正规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